2023年度语文主题学习计划,菁选2篇

语文主题学习计划1  一、明确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提速”,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实现厚积薄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语文主题学习计划,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语文主题学习计划,菁选2篇

语文主题学习计划1

  一、明确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提速”,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实现厚积薄发;让生活走进课堂,把学习语言与体验生活结合起来。

  二、明确主题学习的目的:

  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探讨新的科学阅读方法,大阅读数量,多读书,读好书,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1、强化积累,丰富读书摘录、古诗文诵读、优秀作文集等多种形式的积累活动。

  2、拓展渠道,构建语文课、综合实践课、地校课三课一体,科学、合理、高效的学习主题丛书。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积极的相互影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自主阅读的兴趣,形成一种乐于探究,努力发现和求知的心理倾向。5、初步建立一套班级读书检测与奖励机制。

  三、主题学习丛书运用的策略

  1.调整课时安排,营造语文教育的大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每周5节语文课,具体时间分配是:精读课文2课时,其它课文1课时,主题学习材料2课时。教师向图书室借阅本学期的主题学习丛书,由语文小组长管理。

  沟通课堂内外,创立宽松、自主的听说读写的大语文环境;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满足学生喜读物激趣、介绍读物激趣、开展活动激趣、谈感受激趣、实行竞争激趣等等,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供有效阵地。

  2.立足于课堂的课内阅读文本。

  主要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因此要找到课内教材与课外教材的联结点、切入点是有效实施主题学习的关键。

  我们将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自主合作阅读,搜集并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材料,丰富对事物的认识,丰富自己的语言,让学生适时获得阅读的快乐。

  3.调整教学关系,提高教师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教学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等的对话中进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新习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情境,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主题学习实验要求我们在一学期中,不仅要学完课本知识,还要读完配套的主题学习丛书,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加大课堂容量。实验一开始,既要与以前的语文教学搞好衔接,又要加快学习节奏。在每个单元中,找出一篇课文作为精读课文,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具体的试验措施

  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改革课堂教学。

  教学现行语文教材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可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课堂中老师准确把握课文重点,设计最合理的问题,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在课堂上少讲,精讲,充分让学生读书与交流心得。

  2.配合“朝阳读书”,开展多种活动,巩固主题学习效果。

  定期开展学生的语文主题学习手抄报、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语文素养展示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予以奖励。

  3、合理安排时间学习主题丛书。

  争取三分之二的时间学完教材,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学习丛书。老师精心挑选教学篇目,指导学生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定期开展阅读交流会,表扬鼓励读书积极分子。交流的形式可以是背诵一个片段、可以是有感情朗读一段,可以说一说读后感等。

  5、多种课型的灵活运用,提高学习的实际效率

  在实验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案引领的方法,指导学生拓宽学习内容,加大阅读量,另一方面也重视典型文章,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针对选文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积累优美语言。

  6、课内课外多措并举,培养阅读情趣

  在研究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写作水*。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构建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活动课尽享读书之乐。师生共读,乐在其中。

  总之,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中一定要立足“主题学习材料”,整合多种资源,以此为*台,引导学生主动读、悟、记、听、说、写,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学用结合,互相促进,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主题学习计划2

  1、加强管理,成立主题学习实验领导小组。

  自2007年潍坊市教科院选定“自主学习”这个重点课题以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首先成立实验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由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由5-6年级语文教师为组员,各组员根据不同年级有明确分工,负责到人,落实有效,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实验队伍。

  2、科学部署,创造条件

  (1)、人员部署。学校在开学之始,根据个人特长,做适当调整,让那些上进心强,热情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到实验队伍中来。

  (2)、教材配备。改革教学,需要发挥智力优势,更需要物质保障。为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学校按实验要求出资购买了潍坊教育局编写的主题学习丛书90套,保证2名学生一套,满足学习需要。除了实验教材外,还对实验教师给予各种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尊重和采纳实验老师提出的`各种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并在物力和财力上开绿灯。同时发动学生和家长自己购买有关图书资料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

  (3)、课时调整。 参加主题学习实验的班级由原来的两周完成一个单元,调整为四课完成一个单元,“主题学习”读本用一周时间完成。四课时的教学时间整体安排方案是“精读”课文、课时,“阅读”课文一课时学两篇,其余可是拓展练习,学习单元练习,口语交深,写字和积累,根据不同情况,在具体安排上,课时之间可以打通使用,必要时要适当调整。

  (4)、征得家长的支持

  教改实验班级,要打破以往常规,运用较少的时间来处理教材,大部分家长,认为这是舍本求末的,是不足可取的,甚至有的学生家长反映到学校,针对这样情况我校要积级采取各种措施,以求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一是让部分家长参入学生的课堂学习,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现在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二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向他们讲明其中利弊,并参观学生的作业、学案、创作等,让家长们从内心得到理解与对学校的支持。

  三,实验方法

  1、备课改革

  在备课方面,以前教师要有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时间、备教法,现在把备学生的学法纳入到重点中来,主要是考虑学生如何学,怎样学好,怎样学会,怎样学快,总而言之,一句话,由原来的教案改为学生的学案。

  2、上课要求

  经过课改小组的多次研究,对教改实验班的语文教师上课,也做了明确,要把学生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也要从繁琐的讲解中解脱出来,学生有自我支配的时间对巩固的只是,探究新知识,是大有脾益的。

  3、搞好学生评价

  1、课堂评价

  在语文课堂中,课堂评价是评价的主要形式,它往往与教育活动融为一体,如学生在朗读一段语文后,或回答某个问题之后,或做了某个练习后,或完成了某个习作之后,甚至一次有效的救演,教师就适时的给予评价,这种评价就像车前的马,线上的针,对调控教学,激励学生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作用,有着较大的好处,反之,学生做过之后,教师置之不理,充耳不闻,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变得懈怠,慢慢会泯灭他们的好奇心与上进心。

  2、教学质量评价

  我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评价教学质量给学生按“四级”评价方式,“四级”即,为优(90分-100分),良(75分-89分),及格(60分-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本着只公布等级,不公布分数的原则,评价方法,采用了由任课教师,在1-2周时间之内自评一次,在一月之内全校统一评价一次,再者以具教研室下发的考评试卷,年终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评价。

  4、开展主题学习校本教研

  展示交流,师生互进

  (1)、教师方面:凡参加“主题学习”的实验班级任课教师不定期的依据当前所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研讨互补,每隔四周时间,由学校组织,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各教师在近段时间将自己得得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展示给其他教师,这样便于各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各班之间才会齐头并进。

  2、学生方面:配合“朝阳读书”,开展多种活动,巩固主题学习效果。定期开展学生的语文主题学习手抄报、师生的读书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小学语文素养展示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授予“小博士”、“小小演讲家”、“文学之星”等称号。

  五、活动安排

  1、第二周组织五、六年级语文老师开展语文教研学动。内容主要是学习上级下发的有关主题学习实验的文件,深入领会上级精神,规范老师的备课,学生的的作业等。

  2、第五周按排听课,由中心小学出公开课一节。

  3.四周一次开展一次语文主题学习经验交流会。

  4、学期结束对实验老师的备课,学生作业进行一次检查,评选优秀备课,优秀学生作业。

推荐访问:学习计划 语文 主题 语文主题学习计划 菁选2篇 语文主题学习计划1 语文主题阅读计划 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计划